怎样保障省内用能?专访浙能集团董事长胡仲明
2023-08-02 04:56:40 来源:钱江晚报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胡静漪
入夏以来,全国日调度发电量已三创历史新高,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则两创历史新高。
(资料图)
分地区看,华北、华东、南方、西北四个区域电网以及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14个省级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累计达50多次。
7月3日,浙江电网用电负荷突破1亿千瓦,较2022年破亿千瓦的时间提前再提早8天。根据预测,今年迎峰度夏期间,浙江全社会用电量最高负荷将达到1.15亿千瓦,同比增长10%以上,电力供应依然紧张。
作为用能大省、资源小省,浙江如何破解用能难?记者专访浙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胡仲明。
一
记者:浙江能源紧张的形势有何成因?
胡仲明: 近期,经济恢复叠加居民降温用电,全省电力需求快速上升。截至7月27日,7月份浙江全社会累计用电量达575.6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9%。
满载煤炭的“长禄海”轮靠泊。通讯员 朱将云 摄
浙江能源消费较快增长,以电力为例, 2022年我省全社会用电总量为5799亿千瓦时,最高用电负荷(即某一时刻全社会用电总需求)超1.02亿千瓦,两项数据都处在全国第4位。 近些年,浙江常出现用能阶段性紧张的局面。
用能阶段性紧张的原因,一是浙江用能需求较为旺盛,但化石能源禀赋差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全部依赖外部调入。当前燃煤发电依然是主力,保障煤炭供应是关键。
这两年受供需关系影响,国内煤炭供应偏紧、煤价大幅上涨,而浙江没有自产煤,主要从晋陕蒙等外省购入,运输距离远、保供和成本控制压力大。
二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近年来,我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,并建设远距离输送电力通道。在浙江,今年3月全省风光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,成为仅次于煤电的省内第二大装机主体。浙江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力为外来电,包括四川水电和省外风光电等。
这些可再生能源受天气影响波动性较大,比如去年夏季高温干旱导致四川缺水缺电,一定程度上导致浙江局部时段用能紧张。
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项目首台59号风机吊装作业现场。浙能集团 供图
三是国际能源形势变化。当今世界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加,叠加极端气候等影响,不断冲击全球能源供应链产业链。特别是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,对国际大宗商品供需产生巨大影响。
二
记者:上游资源市场形势如何,怎样保障省内用能?
胡仲明: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,能源资源供需偏紧、价格高企,今年上半年国内供需紧张的局势有所好转,但仍然存在一定压力。
上半年,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.0%;国内原煤累计产量23.0亿吨,同比增长4.4%,进口煤2.2亿吨,同比增长93.0%。随着进口煤补充国内市场,煤炭价格有所回落,但仍在高位运行,还是高于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合理价格区间。
能源保供是责任,也是产业发展机遇。能源企业可以从以下三项举措入手:
一是千方百计落实上游资源供应。 煤炭就像发电厂的口粮,要广积粮、积好粮。要做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,不断开拓采购渠道,力争降低一次能源采购成本。
比如浙能集团积极对接电煤战略供应商,在年初即已锁定全年的合同量,上半年进口煤采购量同比增长160%。
浙能富兴燃料公司北方办工人在工作现场。通讯员 朱将云 摄
天然气方面,我们前期在新疆投资新天煤化工煤制气项目,年产20亿方天然气送回浙江,占全省管道气消费的13%。近几年,又分别和国际知名天然气供应商签订LNG(液化天然气)长期合作协议。
二是以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发供电能力。当前,火电仍然是最重要的支撑性电源,浙江正在加快推动新增煤电规划指标落地。
同时, 要挖掘省内清洁能源潜力,浙江沿海核电、海上风电、滩涂光伏等资源相对丰富,“向海进发”是未来的新战场。 此外,与西部风光电大省搭建电力输送线,特高压项目“甘电入浙”已经在前期推进中。
今年,浙能集团省“千项万亿”重大工程,乐清电厂三期两台100万千瓦机组提前17天完成省政府下达的“630”双投目标,其中5号机组创下国内同类机组建设周期最短纪录,为全省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注入强大动力。
目前,六横电厂二期建设正在推进,嘉兴电厂四期项目已获核准,将持续提升省内自主发电能力。
浙能乐清发电厂全景。通讯员 徐慧慧 摄
三是持续提升资源储备和运输能力。 手中有粮,心里不慌,配备运输系统、扩建储存基地是重要保供举措。
目前,浙能集团已建成黄泽山石油储备基地、舟山煤炭中转码头,今年还专门开辟了南方莆田港作为第二块进口煤中转基地。即将投产的温州LNG(液化天然气)接收站,建有天然气储罐80万方,接卸能力达每年300万吨,未来配置全球资源将更加游刃有余。
三
记者:如何确保自身经营的同时,促进电力稳价?
胡仲明: 东南沿海省份处于全国能源供应的末端,资源议价能力相对较弱。近年来,煤炭价格大幅上涨,市场平均煤价达每吨1000元至1300元,相较于正常年份价格翻倍。
随着燃料成本上涨,电煤成本占煤电发电成本已超过八成,导致主要电源成本高企。 近段时间,得益于国家资源保供政策的推进,煤炭价格有一定回落,部分疏解了发电企业成本上涨的压力。
不过,全链条稳价仍有不小的挑战。发电行业经历连续两年多的巨额亏损,距离恢复正常经营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这些年来,浙能集团在继续发挥能源保供压舱石作用的同时,也在持续为企业优服务、降成本。
浙能乐清电厂储能项目。通讯员 申屠骁 摄
一是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。 中长期合同有助于提前锁定电量、稳定价格。 2023年,浙能集团与用户签约年度中长期合同电量约占全年电量的85%,让用户尽少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。
此外,浙江外向型经济规模较大,用户为应对海外碳关税等机制,对绿色电力有较大需求,我们千方百计在全国组织绿电资源,确保用户用上电、用好电。
二是提供优惠政策和综合服务。比如提供能效管理、综合能源管理等服务,帮助企业提高用能效率、降低单位能耗;为用户开发光伏、储能等分布式能源,通过自发自用降低用电成本。此外,浙能集团还免除用户所有用电偏差考核费用,切实让利终端用户。
三是加快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。随着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增长,平抑其间歇性、波动性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问题,需要形成多元主体的辅助服务市场。
浙能集团已建成投产萧山储能电站和乐清电厂储能项目,正在积极推进“虚拟电厂”建设,实现充电桩、空调、储能、分布式能源等各类分散资源可调可控,有力协助我省优化电力调度,降低保供成本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关键词:
推荐内容
- 怎样保障省内用能?专访浙能集团董事长胡仲明
-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(顶格申购)
- 墨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
- 30天免费用:联想电子血压计69元大促(日常169元)
- 不愧是大众相中的车企!小鹏7月交付11008台:G6扛
- 2023福建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招聘面试通知
- 亿安天下进入IPO上市辅导,辅导机构为开源证券
- 新华都:累计回购股份占总股本1% 总金额4381.11万元
- 竺劲:二季度REITs总体业绩稳健,业态间分化显著
- 吉林中西部“旱涝急转” 入汛最强降水马上到
- 从死寂到重生挽救威胁中的树木送上新年元气礼物
- 黑龙江省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
- dnf元素爆破师加点(dnf元素爆破师加点2020
- 专访LNG上路Zika:放空的时候会设想夺冠大家在欢
- 【收市必读】持续震荡!市场在等待什么?
- 婚前首付婚后还贷离婚后怎么分?
- 华晨中国:债权人已批准华晨重整计划
- 东淀蓄滞洪区将启用 廊坊文安已提前转移16146名群众
- 诺基亚e72i灰色(诺基亚e72i刷机)
- 顺丰回应“38万元劳力士手表遗失”事件
- 生鲜初级产是什么?
- 薛永良(关于薛永良简述)
- 德国凉鞋品牌勃肯鞋或最快9月上市,估值可能超80
- 路劲上半年物业销售额约157亿元
- 广电运通(002152.SZ):控股子公司平云小匠拟进行
- 山东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,2025年年底
- 汽车团购平台有哪些(汽车团购靠谱吗)
- 上海德比梅开二度 武磊当选中超第19轮最佳球员
- 从“尖刀利刃”到“警队教头” 换一种方式守护初心
- 江苏最新投档线公布!
- 退役不褪色、建功新时代 2023年度重庆市“最美退
- 永辉、京东洽谈资本合作? 永辉暂未作出回应
- 《逐梦》第一集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》
- 娥佩兰可以粘假睫毛_娥佩兰的调量睫毛膏
- 华为、江淮将合作开发问界MPV ? 双方暂无明确回应
- GIS系统:科技与地理的完美融合
- 2023年上半年,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榜单
- 金徽股份(603132)8月1日13点35分触及涨停板
- 英山红色讲解员赴红安“取经”
- 李玟出殡:两姐姐手捧遗照,火化前灵堂哭声一片,